“考研3年英语27分,但我靠「直播学习」圈粉57W……”

Posted

哈喽大家好,我是野生伪学霸关关。

事情是这样的,五一收假回来,我整个变身利路修,不想码字,只想下班。

同事为了拯救萎靡的我,推荐了一个直播间,说是注入鸡血的同时还使人平静。

我点开链接,直播间里没有人,只有一支笔,一本书,一个人在学习。

音乐很舒缓,气氛很疗愈,但我并没有平静下来,更想下班了!

这个叫做“积极向上的骷髅”的UP主,仅靠直播每天坐着学习,就圈粉57w!还接推广、办读书会、和央视新闻官博合作,成了B站知识区头部UP主。

很神奇的是,说他是学霸吧,考研三战失败英语27,四战起航;说是学渣吧,他每天学习时长拉满,成了很多年轻人心中的励志典型。

唯有一个词能形容这类博主——学习氛围组!

于是,我顺着这根线索线上线下地扒了一圈儿,好家伙,线上学习氛围组直播五花八门,线下还有商业化实体店。

贩卖专注,居然也成财富密码了。

活跃在互联网的「学习气氛组」

在B站直播考研学习的up主“积极向上的骷髅”,今年已经26岁了,正在准备考研四战。

从不露脸的他每天直播学习超过12个小时,人气值高时,能达到20-30万同时在线。

你可能会觉得,就这?

要知道,在其他平台,要么摇手花讲段子,要么三口一头猪,你没点儿才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搞直播的。

但是在B站陪伴学习区,只要足够自律或优秀,气氛到位了,就会有粉丝关注你,有时候这学习气氛甚至都不需要人类来营造。

在B站搜索“陪伴学习”,你会看到99+个不同的学习气氛组。

我姑且将他们,分为三大组。

第一个,小动物就是力量组。

被生活压弯腰必须学习和工作的人类,常以看毛孩子睡觉为疗愈途径,于是有了学累了就可以抬头吸猫的漂亮窗景+七只可爱喵星人直播间。

喜欢狗勾的也有自律陪学汪的陪伴。

要是猫猫狗狗都不喜欢,还可以选择边看燕子窝边学习。

过段时间要是卷起来,B站「线上陪学动物园」指日可待,缺点可能是不够自制还是容易走神和犯困,那么可以试一下第二组——异次元白噪音组。

一个画面,配上白噪音,这样的学习直播间也很受B站的年轻人们青睐。

比如我的母校霍格沃兹魔法学院自习室,走进直播间,就能感受到纯正的霍格沃茨场景和氛围,有时是在操场上,黄金球从你耳边飞过;

有时是在休息室,哈利波特、赫敏、罗恩就坐在你面前看书,耳边是壁炉里柴火燃烧的滋啦声;

有时在教室里,窗外电闪雷鸣,你坐在教室里学习,哈利波特在外面大战伏地魔……

学习er们一边听着,一边表示愧疚,一边写英语,这不比博人传燃多了?

如果这样你还是会走神,第三组的疗效更显著,我称之为——人类共同进步组。

什么时候的你最渴望学习?内卷社会告诉你:当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时候。

于是,各种人类开始出现在直播间告诉你,我还在努力,你还不快点学习。

开篇提到的up主骷髅便属于这种类型,除了陪伴学习之外,也将直播间作为交流的驿站,不少人在其中分享学习心得。

有些单人出镜的up主,还会自行设置大课间环节,表演弹唱,给观众缓解压力,以此鼓励他人。

如果你想要更卷一些的,能找到北大清华各种博士,边搞科研,边陪你学习。

学霸就仿佛坐在你旁边,看你学不学。

直播界面细致有序的排版,整齐漂亮的桌面和文具,整体养眼舒适的画面,是几乎所有「云同桌」的共同点。

也由于这样简单可复制的表象性质,成为一个“学习直播主”的门槛其实不高。

摆好漂亮的桌面,开始“表演学习”,然后签约MCN,转型美妆、零食、生活领域……这场彼此监督的励志自习,带上了网络作秀的味道。

当然也不乏埋头干正事的。

比如为程序员量身定制的——陪伴打代码直播间,啥也不说埋头敲代码,让互联网人的改bug生活,不再孤独。

最后要说的直播间,可以说是实现线上线下联动,走向了真正的商业化。

在线上,有多人群组云同桌。

 

线下则开设同品牌付费自习室,

从B站陪伴学习自习室的热度,可以看出“学习氛围”与“专注”,似乎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的迫切需求。

但线上的学习直播间有赖于数码技术,并不是对每个人都有效,而细想我们注意力稀缺的根本原因,除了快节奏生活和信息碎片化,说白了就是对技术上瘾。

于是,线下的付费自习室也成了近两年的创业热点,从根源上切掉你对技术的依赖,更真实、更沉浸。

从线上赚到线下

「一条」在微纪录片《2019,中国付费自习室的元年》中列举数据:短短一年,上海、北京已开业超过80家,沈阳、西安和成都也有近60家。

这部片子锁定上海陆家嘴商圈的一间自习室进行48小时的跟踪拍摄,描绘了一幅当代都市人群像:生活原来不易,所以只好终生学习。

付费自习室长什么样?

如果你看过《请回答1988》,剧中德善经常睡着的那个昏暗隔间,差不多就是自习室的样子。

光是北京市海淀区,就有20+间付费自习室。

收费则一周260,一个月890……对于一个不到1平米的空间来说,确实不便宜。

这或许就是以经济损失倒逼学习吧,可以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什么叫做浪费时间等于浪费金钱。

也是由于这样的经济门槛,付费自习室超九成消费者都是职场白领。

在职考研刷题,考证、考公、考编,工作加班,学职场新技能,35岁以下的人群是付费自习室的常客。

不安于现状,但又惧于改变,于是边工作边充电变成常态,为各种学习果断花钱,生意“应运而生”。

除了简单的出租座位盈利,线下付费自习室模式还将互联网思维运用了起来。

比如致力于拉长用户停留时间,自习室为了让客人停留久一点,可谓各施奇招。

有将猫咖和自习室结合,让喵星人服务人类的;有提供胶囊床、洗衣房和淋浴室,满足你生活所有基本需求的;还有24小时零食饮料不间断,把自习室做成自助零食餐厅的……

总之只要你愿意,自习室甚至可以让你24小时不出门,全天都在那儿待着。

还有的自习室,利用自身带点儿焦虑的的学习氛围,为留学机构、考研考公补习班做投放引流,以此赚点儿外快。

对于埋头苦学的用户来说,实在是精准打击,加上双重焦虑buff。

回过头来我在想,“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

被贩卖的焦虑解药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再创新高——377万人。

2021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预测报名人数高达226万人。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全国累计超150万人。

逐年上涨的数据告诉我们,毕业后再学习已经成为了常态。

第一财经周刊发布的《2018年中国Z世代理想生活报告》中,74%的受访者选择了在闲暇时间“学习和课外自我充电”。

为“自习室”付费也是顺应知识付费经济崛起的社会趋势的产物。

对每一个普通人来说,学习似乎就是最稳妥、回报率最有可能高的一种方式。

但似乎越来越多人将“学习”物化为了一场名为“攀比努力”的表演。

我们支起手机加入学习直播间,比拼学习时长,似乎谁在桌子前坐得久,谁就更配得上“学霸”二字;

我们打开“微信读书”,打卡读书时长,似乎谁在排行榜上更靠前,谁就能变得更渊博;

我们迈进自习室,似乎只要给了钱,就能买来更自律的自己,迎来人生的跃迁;

我们挤在地铁上看书、背单词、听网课,似乎“闲着”也成了原罪……

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只是想通过自主学习,让自己不确定的前方,变得哪怕多一点点的确定性。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就算回回打卡都到位,每天学够12个小时,笔记做得漂亮又整齐,没有想清楚自己为什么学,没有付诸真正的努力,该学不进还是学不进,该考不上依然考不上。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这件事,让我们变得像一个落水者,被海水一般的焦虑感裹挟着拼命挣扎,急躁地冲进内卷赛道,掏腰包去买一时的心安。

越学习,越焦虑,究竟为什么?

学习没有错,但不必赋予学习更高尚的价值。

也许,我们并不是真的在学习;也许,我们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也许,我们对学习期许了太多它并不拥有的功能。

学习方式或打卡时长,远没那么重要。

因它会成为你的虚荣心,禁锢你探索的欲望,会成为你标同伐异的光荣借口,使你陷入自我欺骗的信息茧房。

谁在标榜真理,谁就在标榜偏见。

攀比学习只是一种变形的鄙视链,太拿它当回事,要么愈发画地为牢,狭隘而不自知;要么会忙于追赶,成为资本的囊中之物。

归根结底,学习这件事儿,还得先像苏格拉底老师说的:“认识你自己。”

所以在被焦虑带着跑之前,不妨先想想,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到底在追求的是某个目标,还是仅仅在“挣扎”。

或许认识到这些之后,才能真正依据自己的本心,做出适合的自己的选择。

来源:三节课公众号


此文章 短链接: http://dlj.bz/0yCx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