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它!2019年度版权报告发布,全面解读版权行业发展现状
Posted
各大内容平台的补贴政策有什么新变化?
视频平台入局知识付费会带来怎样的新改变?
版权侵权风险真的无法避免吗?
版权开发和运营怎样助力版权资产化?
图文、电商、视频领域哪些平台版权治理情况最佳?
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季,我们的版权报告终于又要和大家见面了。 2019 年度版权报告,是维权骑士&鲸版权自 2016 年首创出品以来的第 11 期内容行业版权报告。
报告以维权骑士、鲸版权的大量内容原创作者、文娱内容企业客户,以及海量版权监测数据及骑士版权联盟成员平台的内部版权治理脱敏数据为主要依据,观察新媒体、在线教育、内容付费、设计创意、影视动漫等领域版权环境的整体变化。
如果你也对以上问题有所关注,那么不妨花费几分钟时间,认真看完这篇文章。我们将以内容、作者、平台为引线,通过数据、案例以及分析,来解答你的疑问。
科技文化领域内容被侵权最严重
每两位作者里就会有一位被侵权
根据维权骑士独立的数据监测,2019 年内容传播总量高达3328215 次,内容传播市场流通活跃度较高,且版权侵权情况有所好转,从作者层面看,2019 年被侵权的作者占全体作者的 23%,在 2016 年,被侵权作者的占比高达 59%,三年来已经下降 36%。从内容层面看,平均每篇内容的被侵权量为 3.64 次,在 2018 年则是 8 次,数量也已经有显著下降。
需要关注的是,在所有被侵权作者中,情感、娱乐领域的作者数量最多,分别占被侵权作者总量的44.4% 和 7.9%,加起来超过总数的一半。然而,从侵权程度来说,科技、文化领域的内容被侵权情况却是最严重的,基本上每两位科技、文化领域的作者中,就会出现一位被侵权的作者。这也说明,创作门槛越高的领域,作者越容易被侵权,科技、文化等更为垂直的领域侵权发生几率更高。
微信公众号内部侵权降低77.8%
优质内容的跨平台侵权危害更大
在各平台侵权与被侵权内容方面,作为图文内容输出大户,微信公众平台仍然是侵权发生量最多的平台,疑似侵权量超过 50 万次。然而,在2018 年的年度报告中我们曾分析过,微信公众号中 92% 的侵权都发生在公众号之间,但到了 2019 年,该项数值已经降低了 77.8%,微信公众号中只有 14.2% 的被侵权内容是来自公众号内部。这也从侧面说明,当各大平台都开始重视自身版权保护体系建设之时,跨平台的外部侵权依然是重要隐患。
的确,维权骑士统计了微信、头条、百家、大鱼等平台的被侵权内容流向后发现,自媒体平台的被侵权内容流向基本呈环状传播,头条号、公众号、大鱼号、网易号、百家号、搜狐号的被侵权内容互相流动。
以头条号为例,流向其余五个平台的被侵权内容占比达40.5%,大鱼号流向其余五个平台的被侵权内容占比为 49.4%。这也说明,资讯类平台的受众重合度较高,优质内容在自媒体平台形成的“圈子”里流动,侵权所造成的损失也更大。
什么值得买被侵权占比达73.4%
电商导购类的内容需求持续上升
除了图文内容,音频、视频、图片、付费内容等亦在监测之列,数据显示,此类内容的侵权平台以闲鱼、转转、淘宝、微店等电商平台为主。其中,闲鱼作为国内第一大二手交易平台,无论是用户量还是交易量都领先于其他平台,其在付费内容上的侵权量与其他对等平台相比数据体量较大,后续应该加强平台的版权保护力度。
同时,我们计算各平台被侵权内容占比发现,今年被侵权内容占比最高的是什么值得买,平台内容被侵权占比已经达到了 73.4%,我们分析后认为,2019 年,越来越多的垂直种草社区、达人内容社区、电商直播带货、短视频平台入局电商导购领域,电商平台所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没有优质的内容和新颖的导购玩法,平台就会逐渐失去竞争力。这也是为什么今年电商导购类的内容被侵权量会有显著上升的重要原因——市场对电商导购类的内容需求正在不断上升。
整体来看版权治理情况良好
但图文平台版权治理差距大
2019 年,维权骑士依然密切关注各平台的版权治理情况,我们的统计范围包括头条号、百家号等图文平台,微店、闲鱼、转转等电商平台还有优酷、爱奇艺等视频平台。统计数据后可以发现,2019 年整体治理情况良好,有 73% 的平台,版权治理率都在 90% 以上。其中,今日头条、简书的版权治理率达到 95% 以上。
视频平台的版权治理率普遍较高,版权治理情况接近百分百,这也说明,视频平台的版权治理意识相对较高,对侵权行为的容忍度较低。
与视频平台不同,电商平台的版权治理率落差较大,排在第一名的转转比排在最后一名的拼多多高了约 25%。在各大电商平台版权治理率普遍高于 95%的情况下,拼多多应该引起重视。
在各个平台中,数据断层最明显的是图文平台。2019 年版权治理情况最佳的简书版权治理率能达到 100%,同属于骑士版权联盟成员的百家号、大鱼号也都在 80% 以上,相比较而言,网易号只有13.2% 的版权治理率,差距非常大。这一方面是因为图文内容的抄袭门槛低,不如视频等作品抄袭成本和难度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洗稿”等现象的存在让图文内容侵权行为更为隐蔽。
不过,这也意味着,图文平台是否具备较高的版权意识和完善的版权保护体系,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创作者权益是否能得到真正保障。
各平台维权周期有所缩短
视频平台推动投诉线上化
要想了解各个平台的侵权治理情况,仅仅依靠版权治理率是不全面的,侵权发生后的响应效率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维权骑士统计了各平台的治理周期后发现,多数平台的治理周期都在 1—12 天范围内变动,相较2018 年来说,有所缩短。
不过,平台相互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治理情况最佳的平台平均 1.7 天就能走完维权流程,比如腾讯视频、闲鱼都在此列;而治理情况还需改善的一些平台,如百度贴吧、快资讯等平台的平均治理周期就要达到近 10 天、13 天。
在不针对某一个具体平台的情况下,根据维权骑士数据库的数据计算,平台平均维权周期在 7.4 天左右。以此为基准可以发现,在上图展示的 22 个平台中,19 个平台都低于总体平均值,12 个平台能在 3 天内就完成维权,治理情况还是相对较好。
值得一提的是,视频平台的维权周期普遍较短,联系版权治理率来看,视频平台的两项数据指标都相对领先于其他平台,无论是优爱腾还是 bilibili,维权周期都在 2 天左右,这与视频平台完善版权治理体系、逐步推广投诉线上化脱不开关系。
过往各视频平台皆设立投诉邮箱以及投诉函件的寄送地址,而权利人则可以以邮件或者发函的方式进行侵权投诉。然而,这两种方式则存在侵权投诉处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有些视频平台已经开始逐步推广线上投诉平台,以促进投诉材料的规范化、提升侵权投诉的处理率。
随着版权保护力度以及版权意识的提升,线上化的投诉平台将是未来的趋势。
新型网络服务侵权形式多样
短视频平台将迎来侵权挑战
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等主流视频平台的版权治理情况在不断改善,然而,抖音、快手、微视、秒拍、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平台却迎来侵权挑战。
我们统计了迄今为止比较有代表性的短视频侵权案件后发现,从字体、配乐到视频,短视频侵权的形式五花八门,因其上传速度快、传播范围广,造成的危害更加难以估计。
且短视频侵权的法律属性较为模糊,其究竟属于“作品”还是“制品”有待商榷。因此,诸如电影解说、游戏直播、原画配音、美妆教学等领域的内容到底属于对原作品的合理使用,还是属于侵权行为,现阶段很难有标准答案。
维权骑士也统计了部分短视频平台的版权保护手段。目前来看,抖音是几个短视频平台中版权治理体系最完善的,其投诉入口共有三个,一是通过官网上的投诉邮箱发函进行投诉;二是从作品入口直接进行投诉;三是从视频上传人简介页面进入投诉渠道。
而从投诉流程来看,抖音是唯一一个对著作权、商标权、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作出侵权区分的平台,且是唯一一个要求留下权利人邮箱、电话等个人信息的平台。
不过,在跨平台侵权的问题上,微视则是唯一一个在投诉流程中设置“原发布平台”选项的平台。而快手的作品举报必要引导较少,举报人除了举报理由必填以外,原作者快手号和原链接都是选填。秒拍和火山小视频的投诉方式更加简单粗暴,点击投诉并确认后,直接就提示已投诉成功,但具体投诉原因、后续处理方式等均未给出解释空间。
小程序侵权第一案尘埃落定
平台应对侵权采取“必要措施”
除了短视频侵权问题要及时引起重视以外,2019 年国内小程序侵权第一案的进展也得到了高度关注。
小程序于 2017 年 1 月正式推出,是一种不需要下载安装就能即刻使用的应用,因其具有“触手可及”、几乎不占空间和内存以及功能同传统应用软件没有差异等特点而迅速火爆、广受好评。
然而,小程序推出后的两年,侵权问题也随之而来。据腾讯官方对外数据显示,2018 年全年关于微信小程序侵权的投诉就有近 4000 件,且侵权发生场景多样,从小程序的昵称、头像、功能简介到小程序内容本身,均有侵权行为发生。
但是,小程序侵权究竟该如何定性?对于权利人来说,如果有小程序未经授权传播了其作品,创作者到底该找谁去维权?是小程序开发者,还是小程序平台,亦或是两者?维权骑士以 2019 年小程序侵权第一案为例,具体来说明这个问题。
2019 年一开年,国内第一起小程序侵权案就在杭州正式打响。
被告方百赞公司,未经版权方许可,在其所经营的微信小程序“在线听阅”、“咯咯呜”、“回播”上提供了《武志红的心理学课》的在线播放服务。随后,维权骑士所属刀豆公司,将百赞公司与腾讯公司告上了法庭。
维权骑士作为专业的版权和数据应用平台,为优质个人创作者和企业提供登记确权、监测取证、维权保护以及授权管理和营销服务在内的内容服务。此前,该课程的版权方也已委托刀豆公司对其作品进行版权管理和保护。
案情发生后,刀豆公司向杭州互联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诉请微信小程序服务提供者腾讯公司立即删除侵权微信小程序,百赞公司及腾讯公司立即删除侵权微信小程序上的侵权作品并赔偿损失及合理费用。
2 月,杭州互联网法院针对小程序侵权第一案作出了一审判决,百赞公司需赔偿刀豆公司15000 元的经济损失,原告其余的申诉被全部驳回,腾讯公司无需承担责任。11 月,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针对该案作出二审判决并提出,腾讯作为微信小程序这种新型网络服务的提供者,应该采取其他必要措施。
我们可以发现,二审裁判结合网络服务的内容、方式和技术特点等方面,综合评判网络服务的类型,将微信小程序服务认定为“新型网络服务”,认为该案适用于《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并从“必要性”层面准确把握“通知—删除”规则的适用,认定腾讯应当采取其他必要措施。
这也就是说,针对新型网络服务,“通知—删除”只是备选的必要措施之一,至于是否适用,应当回归案情本身,综合侵权行为表现,严重程度,衡量是否超过被侵害权利救济的必要性。
仅 28% 的作者认为自己绝不会侵权
忽视版权风险你到底需要赔偿多少?
随着公众对版权问题的关注日益提升,创作者对版权风险的担忧也在不断加深,如何避免侵权成了创作者们关心的问题。
2019 年,从 papitube 被诉侵权到绿洲 app 图标涉嫌侵权,再到大连城市 logo 设计被指抄袭迪士尼,因为版权意识淡薄而“翻车”的案例不胜枚举,且一旦翻车,对品牌形象的损害远比金钱赔偿更难以挽回。
根据维权骑士问卷调查数据显示,超过 80% 的创作者认为,侵权他人后肯定 / 多半会被发现。并且,超过 90% 的创作者都表示担心自己的作品会陷入侵权纠纷。但其中,只有约 28% 的创作者认为自己绝对不会侵权,有一半的作者表示自己并不想侵权,但是可能在无意中使用了他人的素材,最终会导致侵权。
而在版权侵权的多发场景方面,73.81% 的创作者认为侵权更有可能发生在文章侵权领域,57.14%的创作者认为图片侵权同样发生率很高。这也说明,文章和图片仍然是大多数创作者侵权的雷区,创作者对图文侵权事件较为敏感。然而,这也同时透露,对于视频、配乐、字体这些相对隐蔽的侵权场景,虽然侵权案例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在现阶段,创作者对这些场景的警惕性仍然不高,重视程度不如图文侵权。
陷入侵权纠纷到底会给创作者带来多少实际的损失?
根据 openlaw 裁判文书数据统计,2019 年 1-10 月文章版权纠纷的裁判文书数量共计 1269 个,相较2018 年总量同比减少近 28%。其中,维权成功率达到 78.8%,与去年 79.7% 基本持平。在赔偿金额方面,创作者一般请求每篇侵权文章的索赔金额同样在 10000 元 / 篇。
统计数据显示,明确提出索赔金额在 10000 元 / 篇的创作者占比达到 77%。不过,维权骑士分析了随机抽取的 100 个案例后发现,实际赔偿金额基本维持在 2000-5000 元左右,总计占比 61%,且实际获得赔偿金额 3000 元 / 篇、4000 元 / 篇的创作者是最多的,分别占到 11%、11%。
除了图文领域的侵权风险较大以外,更令人防不胜防的,其实是在字体、视频、配乐等相对容易被人忽视的领域。据相关媒体报道,早在 2016 年,淘宝天猫平台上仅因字体侵权产生纠纷的卖家就超过了 2 万家。且大部分商家并不清楚使用不同的字体也会涉及到版权问题。
截至撰文前,维权骑士在 openlaw 裁判文书检索中搜索“字体侵权”后可以发现,涉及字体侵权的知识产权与竞争纠纷,裁判文书数量已经达到了 11585 个,其中进入到审判程序的案件数量有 8430,应诉率达到 72.8%,有约 28% 的企业选择在开庭前就完成庭前和解。但在进入到审判程序的案件中,大量案件原告均能胜诉,胜诉率高达 89.4%。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字体侵权的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后发现,方正字库、汉仪字库等字体公司在提起维权诉讼时,申请赔偿的金额多在 5-10 万不等,结合侵权字体数量,可以得知平均每个字的索赔金额在 3000-10000 元左右,远超“一字千金”。其中,如果侵权字体是被运用到企业标识、品牌 logo等商业活动,则赔偿金额会更加高昂,甚至翻到数倍。
不过,相较索赔金额而言,实际赔偿金额仍然会相对低一些,判决通常会考虑涉案字体的作品类型、知名度,被告使用、销售侵权商品行为的性质、篇幅所占大小、后果及悔过态度,原告请求赔偿的合理开支等诸多因素做出综合判断。
最终,字体侵权的实际赔偿金额多在 3000-50000 元不等。
内容平台力图打造创作者 IP
2020 年的补贴方式将更加综合化
原创内容的良性生长离不开各家平台的原创鼓励。早在 2015 年,各大内容平台就开始推出各种补贴,以达到抢夺优质创作者、瓜分流量市场的目的。然而,补贴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观察各大平台的新补贴方式会发现,在 2020 年,补贴依然会有,但是补贴的方式和目的已经在悄悄改变。
第一阶段,为了解决平台冷启动的问题,补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内容,增加数量的供给,因而补贴的方式也比较“真金白银”,基本都是以砸钱为主,且并未对补贴对象的范围做限定。然而第二阶段,也就是从 2020 年开始,内容平台开始围绕内容质量、独家性和垂直度做补贴和奖励。
根据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头条号和百家号都在 2019 年年底提出了 2020 年的补贴规划。头条号提出的“创作者收益计划”,目标是帮助 10000 位创作者月薪过万,从百亿流量包、个性化 IP 打造和多元变现方式三方面,助力优质创作者获得更多收益;百家号提出的“10 亿鲲鹏专属流量扶持计划”则加大对泛科技类深度优质内容的流量倾斜,目标是有针对性地扶持 20 个泛科技内容创作者打造个人 IP。
无论是头条号还是百家号,对创作者的补贴方式都变得更为多样化了,除了直接的收入补贴,还增加了更多的综合性支持。且双方都提到了 IP 的概念,比如头条号就提出将为优质创作者定制独家视频节目,打造创作者个性化 IP。这也从侧面说明,各大平台对用户端的竞争到现阶段基本已经结束,下一步的重点,将逐渐从用户的争夺转移至内容分发市场的运营和开发。
知识视频化成新的抢占点
视频平台纷纷入局知识付费
在知识付费领域,今年也诞生了新的“黑马”。根据知名付费知识排行数据商新知榜的数据监测,销售排行 top50 的课程中,19 年与 18 年的课程领域有所变化。
2019 年职场、亲子、技能这些偏向生活类的课程并未上榜,而艺术、财经、科技等更为垂直的领域则受到大家的喜爱。其中科技领域的课程是首次入榜,总共有两门课程入围,分别是第七名的《吴军 科技史纲 60 讲》和第 33 名的《刘慈欣的思想实验室》。
值得关注的是,数据显示,2019 年的知识领域中 41% 的内容都是以视频的形式出现,知识视频化已经成了新的抢占点。无论是长视频平台还是短视频平台,都纷纷入局知识付费。比如,长视频平台中,优酷、爱奇艺、腾讯都陆续开启了知识付费栏目,爱奇艺在 2019 年 5 月还率先上线了“爱奇艺知识”APP,将知识付费板块从主站中独立了出来。
而在短视频平台中,竞争更为激烈。抖音方面启动了“DOU 知计划”,邀请中国科普研究所、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等机构以及 13 位两院院士、52 位专家学者积极入驻。与此同时,抖音还对部分知识科普类账号开放了 5 分钟长视频权限,并上线了“海豚知道”小程序;快手方面虽然启动落后一步,但后势强劲,紧接着联合知乎推出“快知计划”,通过内容支持、流量扶持、定制成长计划吸引优质作者入驻。
可以预见,在 2020 年,知识付费将再次卷起高潮,哪一家能笑到最后,还要再见分晓。
此文章 短链接: http://dlj.bz/plLi5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