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底00后“快手交友群”,我发现自己老了

Posted

前段时间,我一个才上六年级的小表妹跟我说,自己在快手帮闺蜜找个了男朋友。

当时我内心一脸懵逼:找男朋友也就算了,还是在快手?还成功了?

根据她的说法,在快手上,这种做法并不稀奇。

他们有很多差不多年龄的,都会在快手找朋友、处CP:

一番了解后,我才发现。

一直被我们“看不上”的快手,原来对于很多00后(更准确地说是05后)来说,早已变成了一个交友 App,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动摇”了 QQ 的地位……

01

这届00后,是怎么在快手交友的?

00后们在快手“找朋友”的方式很简单粗暴:直接在搜索栏用关键词搜索,找到一大堆相关的群聊,然后再挑自己喜欢的申请加入。

比如,爱追星的搜 idol,爱打游戏的搜游戏名,或者要想找到同龄人,也可以直接搜“00后”。

我们之前在这里给大家科普过的语C 群(虚拟设定不同人设,玩语言cosplay)、二次元群、剪辑动漫分享群,在快手上也都有:

左:语c群;右:二次元群

为了近距离观察一下00后们都在玩什么,我试图一个进入一个"时代少年团"的粉丝群:

结果,我发现,这个群居然设有“加群门槛”,只有群主的真爱粉才有资格加入,于是本卧底小能手遭遇了职业生涯的滑铁卢:

不仅加群有诸多限制,进入群组后,还很容易被“踢”。很多群是有“Q&A 审核”的,我第二次进群翻车,就是死在了“进群 Q&A”上:

刚入群,群主就@我,点名问我“xxx 的应援色是什么?”等一连串问题。

正在我手忙脚乱地百度时,就因为“沉默太久”直接被移出了群聊……

第三次,我好不容易潜伏进一个“00后空巢组织”群,打算做个潜水党默默窥屏,看看他们都在聊什么。

没想到,因为不够活跃,没过多会儿我就被踢出了群聊😭。

 

除了和兴趣爱好相关的群,00后还会经常在快手上“处关系”,也就是传说中的“组 CP”。

他们有多爱组 CP 这件事呢?不仅有组 CP 的专属暗号:

还有多达30种的 CP 关系,有些简直让人没眼看:

当我看到上面这样图的时候,我的内心 os 是:You what?

虽然我已经在尽力理解,但实在无法 get 到其中精髓,最后终于选择了放弃融入年轻人的世界……

不仅有组 CP,他们还有专门的「 CP 恋爱群」。

这个群里里面全是00后情侣,而且基本都是通过线上交友认识的。

据了解,到寒暑假的时候,他们还会网恋奔现,然后再把线下秀恩爱的内容拍成快手视频,发到群里秀恩爱……

而且,他们在快手谈恋爱的内容可不仅限于 CP 群,还包括但不限于连麦哄睡、合拍视频等等

这些恋爱技能,让我这个90后单身老阿姨都看傻眼了。

看我这么大惊小怪,我的05后表妹还向我表示,她的同龄人“都这样”,这“很正常”……

虽然00后有很多我们看不懂的新操作,但是也逃不过“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这一终极定律 ——

很多他们觉得新鲜并且乐此不疲的玩法,其实都是我们玩剩下的:

比如,他们最爱在快手群里玩的游戏,叫做“掷骰子接龙”。玩法就是骰子摇到哪个数,就要完成数字对应的任务:

害,这就不是微信摇骰子 + 非主流版真心话大冒险嘛?

除了真心话大冒险这种古早游戏,表妹还兴致勃勃地给我展示了她最喜欢的玩法:斗图,以及群内线上 K歌。

好家伙,这不都是我们玩剩下的嘛?

还有,他们会热衷于收集那些“只有00后才懂”的文案,比如:

这些“青春伤痛文学”,和那些年我们追过的流星花园台词,不能说毫不相关,只能说一模一样了:

02

为什么是快手?

看到这里,不知道你有没有跟我一样感到疑惑,为什么这些00后会选择在快手交友?

了解一番之后,我发现,这其中一方面是快手在社交基建上做了不少努力,另一方面是快手本身的产品逻辑,让快手的社交关系链更容易建立。

1)社交基建,满足交友需求

虽然快手在大家印象中是个短视频平台,但其实“偷偷”为社交定制了不少功能。

① 兴趣标签,了解你的需求

用户刚加入快手时,刷视频时不时就会被提醒“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包括运动、情感、影视短剧、颜值、美食、明星娱乐、音乐、游戏几个维度。

这样的打标签方式虽然不是很“智能”,但确实很有效且快捷(当然快手算法打标签也很强)。

有了标签之后,平台就可以做相应的兴趣内容推荐。通过推荐内容,用户不论是关注创作者,还是看评论区互动,都更容易找到能跟自己聊得来的对象。

② 搜索和信息展示,帮你找朋友

除了通过内容找好友,前文有提到,在快手上用户也可以通过搜索交友,不仅能搜用户,也能搜群聊

搜用户时,可以选择条件限制,比如「同城用户」,比如「仅限女性」,实现进一步筛选。

在用户信息和群聊信息展示上,快手也做得很具体,来帮用户快速判断对象,减少社交成本。

比如用户的主页信息,包含性别、年龄、星座、地区等,还有群聊展示。目前,像前文提到的有交友意向的00后,还会额外给自己增加一系列标签信息。

而如果你搜索一个群,则可以看到群聊简介、分类、地点、群成员数量、女生人数、活跃人数、平均年龄、最近消息数……信息相当丰富了。而群有「群号」这样的设定,可以方便大家从其他平台邀请人进群。

③ 群聊功能,降低管理门槛

不仅仅是在找好友和建立关系上下功夫,快手的群聊功能也比我想象的要“先进”。

比如,快手的群聊默认是200人的,但是可以升级为500人,能够满足大家喜欢呆在「大群」的需求。

此外,快手的群聊跟 QQ 群一样,可以设置群成员禁言、可以设置「加群审批」和「加群门槛」等。

门槛的设置也很多样化,群主可以选择过滤互粉互赞用户(指那些加群是为了互粉互赞的用户),过滤没有关注群主的用户,甚至过滤不是群主真爱粉(近30天给群主作品评论/点赞5次以上的粉丝)的用户。

在此基础上,快手群聊还自带「小助手」,不仅会引导群主进行群公告等操作,还会在新用户进群时,进行欢迎互动(只有新用户本人可见)。

2)产品逻辑,易建立关系链

社交功能相对完善是00后能在快手交友的原因之一,此外,快手的产品设计和内容分发机制,也让他们更容易在在快手建立社交关系。

相信即使对快手了解不多的朋友,应该也多少听说过,快手“老铁经济”、社区生态等说法。

这些跟快手本身的内容分发机制密切相关。

比如,在快手首页,除了精选页,关注页和发现页都是双列模式(精选页也是后期才出现的单列模式)。

用户需要点击封面才能看内容,内容下滑是评论互动,退出去才能继续找其他内容。

这样一来,用户可以更方便地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用户),以及在评论区跟自己觉得有意思的用户进行互动。

再比如,快手的同城是一个单独的 tab,地理位置对于快手来说很重要。根据快手首轮投资人 @张斐 的说法,这个窗口给了所有人一个平等的入口,有人发了内容,就有可能被立即看到。(但是这个频道目前仍然有点辣眼睛……)

@张斐 曾在接受捕手志采访时表示,对于快手而言,一定要守住的是社区和生态,这样才能长期留住用户。

不难看出,快手对于社交是极其重视的。

此外,根据 @张斐 在2017年接受采访时的说法,当时快手上87% 是90后,46% 是00后。由此来看,大批量的00后在快手建立社交关系似乎也不难理解了。

3)内容,利于兴趣社交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把快手定位成一个短视频平台,以上的社交功能还算是比较完善。

但是在 QQ 这样的社交神器面前,快手这些功能也就是常规操作——像 QQ 的扩列、厘米秀、聊天小火苗、语音变声等等,快手统统没有。

所以我很好奇:为什么这些05后,不用 QQ 呢?

当我就这个疑惑询问文章开头的小表妹时,她轻描淡写地表示:

这样的情况不仅仅出现在她身上,据了解,他们班的绝大部分人,平时都不会用 QQ 。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一方面,我们以前用 QQ 主要还是熟人社交,而对于05后来说,这部分需求微信就能满足。

另一方面,在兴趣社交(陌生人社交)层面,我们以前可能是在贴吧等阵地建立初步关系,然后导到 QQ 进一步加强联系。

而现在,05后在快手这样的短视频平台,就能通过短视频/直播内容,找到志趣相投的人,然后直接在快手里完成进一步的社交联系

目前虽然还能看到不少00后在用 QQ,但是这批人更多还是出生于00-05年,他们在接触互联网的早期,还是有跟 PC 长时间打过交道。

而对于那些一开始就接触移动互联网的05后甚至10后来说,QQ的吸引力就没有那么大了。

03

结语

最后,我问了六年级的表妹一个问题:

她的回答是:

这个答案,让我想起了之前在网上刷到的一个短视频,问一个10年左右出生的男孩,打电话是什么手势。

我们80、90后都会在耳边比个“六” ,而这些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却是直接双手握在耳边。

我们之前以为00后用 QQ 不用微信,没想到新一代的05后已经开始将社交关系转移到快手这样的短视频平台。

代际的更替,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更快。

参考资料:

宿华,《被看见的力量--快手是什么》序言

潘乱,《刷抖音,玩快手》

潘乱 朱星宇,《快手的V字曲线 》  

李曌,《快手首轮投资人五源资本张斐:多数人惊叹算法威力,少数人理解网络结构 |捕手志》            

李曌,《专访晨兴资本张斐:拆解投资全过程,还原被神秘化的快手 |捕手志 》       

来源:运营研究社公众号


此文章 短链接: http://dlj.bz/bMu6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