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躺平吧:一个19万“躺友”组成的世界

Posted

它可能是中国互联网上关于躺平族的最重要的样本,没有之一。

今年4月以前,百度贴吧——“躺平吧”,还只是一个被废弃的贴吧。只有一些基本0回复的广告帖子。资料显示,该贴吧成立于2015年7月左右。

但是,4月以后,全国“躺友”涌入躺平吧,关注者与帖子数便呈指数式增长。比如,5月3日,关注者和帖子数分别是170个和946个。5月17日,关注者和帖子数分别为9686个和3.4万个。6月9日,关注数和帖子数分别为19万个和51万个左右。(前几天已经限流,否则体量更大)

截至6月9日22:00“躺平吧”的数据

短短一个月左右时间,“躺平吧”的关注人数和帖子数量分别飙升1156倍和548倍左右。

“男躺友”和“南躺友”为主?

小巴从吧主(ID:不在继续担任)处获得一份十分重要的原始材料:躺平吧的人物画像。

躺平吧人物画像

1.躺友热门在线时间集中在中午时段,以上午10:00—12:00居多。

2.女性躺友仅有5.8%,男性为94.2%。

3.躺友集中在18—24岁,占比为59.5%。其次是25—34岁,占比为28.8%。35-64岁的中年躺友只占近8%。

4.南方沿海躺友居多,第一名是广东,占15%;第二至四名是江苏、四川、浙江,分别为9.1%、7.2%、7.2%。北京位居第五,为6%。

这份数据为5月17日的人物画像数据。也就是说,一个典型的躺平族可能是这样的:

生在或者工作、学习在经济发达的南部沿海、东南部地区,年龄在18—34岁的男性,喜欢在中午时段起床,或者喜欢在工作期间的中午时段在互联网摸鱼。

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呢?我们拿国外的躺平族——英国尼特族、日本蛰居族的数据来对比,会发现这三个群体是相似的。

首先,这是一种发达社会的“社会病”。躺平吧的躺友主要出现在南方沿海、东南发达省份;国外则主要出现在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其次,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群体。躺平吧中,18—24岁的用户占比接近60%;按照英国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5月,英国约有72.8万尼特族,占全英国16岁至24岁的青少年的10.6%。

日本KHJ家庭联合会2007—2009年发布的三次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开始蛰居时的平均年龄均在21岁;日本内阁府在2016年9月公布的推测结果显示,全国15—39岁的人群中,约有54万蛰居族。

第三,在男女比例上,男多女少。躺平吧中,男性高达94.2%。而日本KHJ家庭联合会在2007—2009年发布的数据显示,男性比例也分别达83.1%、82.1%和80%。

是什么造成了躺平族?被逼的!

如果把中外几大躺平族做对比的话,会发现国外躺友“躺”得更彻底。

英国尼特族特点是:不接受教育、没有工作也不接受培训;而日本的“蛰居族”的情况是:生活在狭小空间,常年不出门,自我封闭。

至于中国的躺平族,据小巴的观察,主要可以分两大群体:计划或者开始躺平的群体和已经躺平若干年的群体。前者占主要地位。他们的共同点在于:都有正常的工作、学习或者基本的收入。

计划或者开始躺平的群体的个体情况大同小异,主要是在工作、学习、生活、感情、家庭、人际关系等人生多个方面遭遇不顺或者感觉人生压力大,索性顺势躺平。

例如,一位早期躺友“MK”,在5月7日发帖说:“这些年不管是感情、家庭还是工作经历都让我失望至极,感情被伤透心;家庭也不健全;工作上每天早出晚归,没有自己的私人时间。”于是躺平,如今已有半年。

生活内容是:“每天炒炒股,经常去湖边溜达溜达,健健身。”支持他基本生活的条件在于,“家里有点房租收”。

一个叫“有生命火腿”的职场小白。他在5月9日发帖说:“刚毕业一年选择了离职,之前的单休工作太累,感觉几乎喘不过气。打算在家门口找一个双休的、轻松点的工作先干着,攒点小钱然后开始躺平。”

“有生命火腿”用户的帖子

ID为“葡公英”的司机小哥也想通了。26岁的他在某新一线城市的一家餐饮店当司机,月收入为4500元,扣完社保为4120元。这样的条件让他不敢找女朋友。而且当地房价在每平方米2万元左右,也买不起房。

还有不少的“学霸”也十分向往躺平。他们的心声值得一提。一位吧友从小是别人眼中的优等生、公派留学的“海龟”,目前在读硕士。通过以下两段话可以一窥他的心理:“五一节放假,不知道怎么玩,身边人都在内卷,疯狂学习赶课题。”

“从小到大被教育要尽力,从小学起我妈就告诉我,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是能挤出来的,所以我一直非常努力地在这个系统里面争取做到最好。可事实上呢,我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竞争上,却总是被这个系统玩弄,每次离最好都只差那么一点点。”

类似的例子还包括985大学肄业生、211大学本科生等高学历群体。

如果将这些人再细分的话,大致还可以分为社会发展(或内卷)过程中开始跟不上以及本身处在社会底层的人群,还有那些“鄙视链”顶端的、开始厌倦内卷的人群。

当“躺平学”横空出世,成了很多人一种时髦的解决方案。

引用一位吧友的话:“每一个躺平的人其实都是被逼的,没有一个人是真正想躺平的。”基本能概括躺平族思想转变的历程。

高压的生活环境导致躺平族大量涌现。这基本重现了日本的前车之鉴。日本躺平族的背后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末经历经济泡沫后,社会阶层逐渐固化,经济活力不再,导致大量年轻人失去奋斗的希望。

躺平族内部不是铁板一块

外界对躺平族并不理解。所以,批评声一直很严厉。

比如,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最近说过一段话讨论热度极高,他说:“难道我们现在指望的是房价很低?工作到处随便找?一点压力都没有?然后只要喜欢的女孩,跟她一追求就同意?不会吧!”

这一段话把躺平族描绘成一群不思进取,垂涎“衣来伸手”之辈。类似的质疑声也多次出现在躺平吧,想要更深入了解这一群体,躺平族的回应是很好的观察材料。

最轰动的是5月23日的一个帖子,回复帖达到732个。质疑者是一个ID为“嘎卟嘎卟”的98年女生,她的问题是:

“嘎卟嘎卟”用户的帖子

这一个质疑刺痛了许多躺友,导致许多人破口大骂。最普遍的一种回应态度是:“各有各的躺法!你还想规定怎么躺才是真正的躺?”他们认为,对社会无害就问心无愧。

但是,一些人也认同这一质疑,比如有观点认为:“啃老混吃等死的,他们不应该叫躺平”。

这些人意义上的躺平,其实是降低物欲、追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拿嘎卟嘎卟的情况来说:基本的资产包括一辆11w的车、90多平的房、2w存款;工作的话,月薪4k、工作时间为866、不加班,她也无意追求晋升。

应该说,这一质疑并非完全是事实,比如大部分躺友是有工作或者基本收入的。更多是不希望被限定和说教。但这一热议现象,至少说明躺平族内部关于躺平的含义仍然有比较大的争议,并不是铁板一块。

对此,在躺平吧精品区,有个帖子呼吁说:“躺平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形式主义,也不是消极地对待生活,相反,而是积极为自己而活。”这一观点超越了以上的争议,抓住了两者的底层逻辑或者共性,获得了140多回帖中的绝大多数的赞同。

精品区的用户帖子

“为自己而活”——或许是“躺平学”中最亮眼、最有影响力的价值观。

诞生于百度贴吧——“中国人口吧”,被称为“躺平学大师”的骆华忠(忠哥),是风靡全网的网文《躺平即是正义》的作者。

他在接受采访时的自述里说过以下这些话:“不遵从别人给你的定位,或者世俗的一些标准”“不会让外界的价值观重新支配我”,表达的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资深躺平族的生活:物质贫民,精神富农

在编辑选题会上,小巴与同事们最好奇的问题是,那些躺平的人究竟过着怎么样的生活?

在躺平吧精品区,有一些躺平族如何生活的帖子,获得了极高的回帖,达到700个左右到上千个不等的跟帖数以及赞同数。

我们可以一窥那些所谓资深躺平族的生活,以及躺平族们最向往的生活情景,到底是怎么样的?

小巴主要介绍三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他们分别是颇有思想者气质的“躺平学大师”忠哥,极其擅长精打细算的琪琪以及隐居在乡镇养羊种菜过活的85后青年“干饭哥”。

1

忠哥(ID:好心的旅行家)

忠哥,浙江建德人。1米81的个子,31岁年富力强的年龄,自17岁职高肄业,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十几年,干过保安、喷漆工、质检员、化工厂职工、横店群演等,也曾长期泡在网吧,还动过创业的心思,开过淘宝店之类。

他现在的生活不再是四处漂泊,更接近田园生活。住在家乡建德农村,家旁边有千岛湖、山林,成了他经常游泳、登山的去处。此外,他还喜欢打拳击,有过体重从240斤减到140斤的经历养了七只母鸡、五只母鸭,自家菜地种着青椒、黄瓜、茄子和西红柿,能满足他基本的食物来源以及低成本生活。

平时的话,喜欢读书。比如学术类书籍,了解马克斯·韦伯、鲁迅等人的一部分思想,最近在读社会学、美学等方面的著作。

收入来源主要是打《传奇》买卖装备,每月在数百元到千元不等。但他也有收入的压力,比如最近在面试一份月薪3000+的保镖工作,只是没成功。

2

 琪琪(ID:Gin)

琪琪是一个二本艺术专业类毕业生。此前考研失利,加上对人际关系等感到失望,选择回到家乡小县城“躺平”。躺友交流比较多的话题是如何精打细算,她在这方面十分突出。

衣服和日用品:上半年,主要是一件二手的棉衣和两件T恤。疫情的时候赶上她毕业,很多同学回不来学校,委托她收拾行李,还因此小赚一笔。收获了不少同学不要的衣服鞋子、护肤品、书籍、用具等。

食:最先引起吧友好奇的是,她成本5块钱左右的晚餐。这份晚餐中有鸡腿、鸡蛋、香肠、苦苣。很多人质疑她的成本。琪琪于是亮出了自己的账单:两个鸡大腿共12元,请店家分成四块,算3元,苦苣1/4棵,鸡蛋一个,小土豆一个,共算1元,临期香肠一根,5角,电费没算。

住:目前,她仍然住的还是父母的房子,也不承担水电费燃气费。但也有一定收入来源,包括擅长的绘画、手工艺,以及摆摊等。未来还会尝试网课。正在准备事业单位考试。

行:基本没有需要。其他的话:比如女性长期需要用的卫生巾。据她说,买了两条夜用的布制卫生巾洗了循环使用,成本为28元,一般一包单价为6.5元的一次性夜用卫生巾,一个月用一次。她的计划是:“如果我用起来习惯,可以自己买布料做一些其他型号的。”

3

 干饭哥(ID:干饭之人)

有一个吧友问干饭哥:“什么是躺平?”。他的回答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横任他横,清风拂山岗,忠于自己内心,无欲无求。”

其实,85后青年的干饭哥之前是一个标准的“奋斗者”,在深圳过了六年的996的生活,只是最后身体垮了,精神也垮了,“感觉人生没什么意义,一眼能望到头。”

他这才下定决心,跑回了家乡附近的一个小镇(西部),过着独居生活。他住在老单元房两室一厅一卫的房子里,利用一个废弃的兵工厂,养着几十头高原麻羊。用山泉水种菜。过着一个月花销只要400元的低消费生活。

他的日常生活如下:每天工作3个小时左右。剩余的时间喜欢打游戏,爱好日欧美单机游戏。其他的消遣包括爬山、钓鱼、看电影等。这样的日子已经过去两年了。每年还能余下2万—3万元。

小结

总结忠哥、琪琪、干饭哥三个人的共同特点是:会想办法保障基本的收入来源;选择了极低物欲、自给自足的低成本生活方式;愿意把更多时间花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上。

从这个意义来说,那些不理解似乎也可以变得理解,即躺平族并不是不劳而获者。

值得一提的是,忠哥从漂泊社会多年到追求一种自我定义的生活,干饭哥从996到如今的生活,某种程度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从一种“极端”的生活走向另一种“极端”的生活(相对普通大众)。

这是对此前人生的彻底反叛。假如他们此前遭遇的人生危机没那么强烈,会不会又是另一番情况了呢? 

来源:吴晓波频道公众号


此文章 短链接: http://dlj.bz/6rFQq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