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10万+的自媒体后来都怎么样了?
Posted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一个自媒体圈朋友的聚会,大家都在讨论“「何同学」又上热搜了”这件事。从5G视频的爆火,再到如今的知名科技UP主,何同学的文案、脚本创意、视频节奏、内容立意确实可圈可点。
综合来看,「何同学」的视频创作都是从想法落到文字,再从文字变成有趣的画面,而他创作过程中最煎熬的是文字创作,需要花费至少两个星期时间。
我们都感叹「何同学」的成功,这也让我回想起曾经文字盛行的年代,我的那些10万+“爆款”文章也让同行投来艳羡的目光,而如今视频内容开始占据主流地位,文字创作者也尝试着从“写文章”向“剪视频”转型,追赶内容升级的时代快车。
文字创作者又有多大的机遇?B站朋友告诉我一组数据,过去一年泛知识内容在B站总播放量占比达到了45%,吸引了1.9亿用户观看,相当于中国在校大学生数量的5倍,而B站上活跃的内容创作者总数已经超过了1200万。
好内容在什么时候都抢手,百度愿意拿出来1000亿流量补贴就是证明。某种程度上,这种供不应求的现状正推动更多创作者转型。我们不仅需要那些有力量的文字,也需要有知识价值的优质视频内容。而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剪辑,有朋友称“为了学剪辑,不知道又掉了多少头发”。
一边是内容视频化的红利驱动,一边是“剪辑焦虑”的折磨,大家都在寻找出路。为了学习剪辑,我几乎尝试了所有市面上的主流产品,也参与了很多新剪辑软件的内测,接下来我将以文字创作者的角度出发,给大家分享一款我觉得还不错的剪辑软件——飞剪。
简单:化繁为简,对于初学剪辑的文字创作者高度友好
“飞剪”对新手特别友好,区别于其他专业剪辑软件的复杂功能模块设置,“脚本区”、“素材区”、“预览区”、“轨道区”的组合一目了然,很好地解决了初学者面对复杂模块无从下手的窘境。
我尝试着把我一篇爆文复制到脚本区,通过文字分段、自动转换语音、搜索关联素材一键添加,简单的裁剪之后我很顺利地完成了第一个视频作品。熟练后,我制作一个泛知识类视频的时间,只需要20多分钟。
“飞剪”最吸引我的就是素材库,相比之前我在网上下载纪录片再剪辑片段,方便了许多。我也查询了相关资料,“飞剪”与视觉中国等平台达成的合作,给创作者提供了纪录片、创意素材等海量高清资料,大大减少了搜寻素材的时间。除此之外,智能配音的选项很多,一键上字幕导出也很方便。
高效:以文本为主的剪辑,让文字创作者找回熟悉的感觉
深度体验后发现,其实“飞剪”的最大特点,就是以「文本」为起点的创作逻辑十分契合文字创作者:文本创作——筛选素材——选择音乐——配音字幕——导出,视频的画面和音乐均辅助于「文本」,让创作者用文字来剪辑知识类视频。
与大多数视频创作以“素材”和“音乐”为主导的剪辑逻辑不同,“飞剪”似乎一开始就是从「文本」的角度来构建这个剪辑软件的,正如飞剪的官网上所说:“这是一款专为泛知识创作者服务的专业云剪辑工具”,想必产品经理一定非常理解文字创作者剪视频的难处。
通过文字创作者的剪辑逻辑,我们只需要将写好的文字复制进入文本区域,“飞剪”即可根据智能文字语义识别快速提供相应的高品质视频素材。
当我制作航天题材的视频时,我输入相关内容后,“飞剪”立马为我提供了海量高清素材,通过调整「文本」来控制视频时长,这才是我们文字创作者的真正诉求。
协同:云端协同不再抽象,而是随时随地制作内容的“真香”体验
5G刚刚问世的时候,我们吐槽5G和4G并没有太大的体验改变。但我们不会想到直播会在5G时代被酝酿出来。正如“飞剪”,一个网页版剪辑工具的存在,也许会是下一个时代的序章。“飞剪”将自己定位为“专业云剪辑工具”,我认为,这其中“云”所代表的协同概念很重要,很可能改变内容生产的模式与形态:一方面,所有作品及素材通过云的形式储存,我们仅需要一个链接、一个账户即可以开始剪辑,不受现实硬件环境制约。不过使用自有素材必须上传,上传速度较慢,建议剪辑前先筛选必要素材并提前上传。
云储存的模式确实让多人协同制作内容成为可能,做一个视频,将不需要一定带着自己的电脑,一定一个人做,而是随时随地多个人一起来做。这样的工作方式,他不香吗?
“It's The Economy, Stupid(问题在经济,笨蛋)”是克林顿竞选时期的口号,之所以被人津津乐道,就在于紧紧抓住了当时大众对于经济的焦虑。抓住事情的关键,获得成功,这是所有伟大人物的精神内核。在内容升级的大背景下,视频化的趋势不可阻挡,对于文字创作者们来说“剪视频”意味着生产方式的变革,这就是他们所关注的关键,所以“飞剪”因此应运而生,也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式。而“飞剪”未来在生产方式变革的大背景下,将发挥出怎样的作用,我们将拭目以待。
好运,“飞剪”。
(举报)
来源: 互联网指北公众号
此文章 短链接: http://dlj.bz/q7PVZg